本报讯 (记者 夏帆)4月10日,市食药监局在医疗器械“五整治”专项行动通气会上称,整治行动开展以来,发现“问题医疗器械”主要集中在生产、经营和虚假宣传环节健身属于什么运动。那么,市民应如何选择医疗器械呢?该局医疗器械处处长李小平通过本报向广大市民支招。
李小平介绍,我国将医疗器械分为三类——第一类的风险程度低,如:听诊器、纱布绷带天博全站官网登录、创可贴等;第二类具有中度风险,如:体温计、血压计、助听器等;第三类则具有较高风险,如:一次性使用输液器二类医疗器械一览表、一次性使用无菌注射器、彩色隐形眼镜等。
市民在购买医疗器械时,首要学会查产品的证照。“医疗器械都有生产许可证号和产品注册证号,如渝药监械(准)字2012第1640040号,‘第’字后的第一位数字,代表着是几类医疗器械,类别越高风险程度越高。”李小平表示,消费者不要轻信销售人员的推销,有的商家并不按照批准的适用范围进行宣传,甚至任意夸大产品疗效。“如果有‘疗效神奇’、‘包医百病’等关键词要特别小心。”
“购买时,特别要分清保健器械和医疗器械,以防一些商家拿前者充数,在投诉中因为不在权责范围内,我们将无法受理。”李小平提醒市民,购买完后一定要留好,为今后维权留下凭证。